全民找茬的3·15打假,辨一辨北京城内的真假“鲍师傅”
2018-06-10 16:49 10299次阅读
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或许在一个不经意的拐角,你就会遇到一个长长的队伍在排队,尽头是一家“鲍师傅”的小店。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网红糕点“鲍师傅”在全国,仅有26家直营店铺;在北京更是只有14家。这样算来,光北京就有200+假冒的“鲍师傅”,快对比官方给出的店铺资料,看看你吃过的是不是真的。
靠小蛋糕5年在北京挣了套房
鲍师傅糕点是一间主营蛋糕西点的是老字号糕点店,其创始人鲍才胜成长于江西抚州资溪这个赣东南小县城,资溪被称为中国的“面包之乡”。
2003年,当时43岁的鲍才胜觉得大城市更有发展潜力,于是来到北京,在中国传媒大学旁定福庄北街上,开了一家五六十平米的小店,于是,“鲍师傅”这个牌子开始出现了。
当时,北京地区,味多美、好利来等面包品牌已经经营的风生水起,鲍才胜深知只有找到自己的特色,才能活下去。
经过反复的实验,鲍才胜发现,蛋糕的口感更为鲜嫩,营养成分也更高,随即决定围绕手工蛋糕打造特色小吃。
一开始,鲍师傅就首创了一款肉松小贝,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开始有很多人来排队,肉松小贝也成为了鲍师傅的主打产品。靠这个单品,鲍才胜用5年时间在北京挣了一套房。
14家直营店对抗200余山寨店
然而,伴随着“鲍师傅”糕点好评如潮的,是北京大街小巷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山寨店,而且难辨真假。鲍才胜自称创业十余年,遗憾的是让“外人”赚了彩头。
“之前我们都很低调,这次站出来就是为了维权。”鲍才胜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自己此前对品牌保护确实没概念,2004年开的店,到了2013年才想起注册商标来。“当时就是想把糕点做好了,顾客自然就认我的正宗门店了。但是没想到现在‘鲍师傅’能这么火,也没想到侵权能这么恶劣。”
从2003年到2014年,鲍师傅面对山寨都是无计可施,拿到商标注册后,鲍才胜正式开始了维权之路。
猜一猜图中哪个是正品
就在前几天,面对侵权和不正当竞争,鲍才胜决定不再沉默,要用法律来维权。日前,鲍师傅公司已经将另外一家以“鲍师傅总部”的名义开展连锁加盟的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诉至北京、南京、杭州的法院,法院已经受理,最早的开庭日期就是今天。
运营十年之久才想起注册商标,被一些投机分子恶意抢注,付出了人力物力财力还损失重大,2017年5月,鲍师傅的第一起维权案有了结果,整场官司持续半年,对方的赔偿金只有一万块钱,还不够请一个律师的费用。鲍师傅的维权打假之路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缺少重视和专业的规避风险措施,对于来势汹汹的山寨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鲍师傅”的经历,给了初创企业一点提醒。对于商标,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初创企业企业在产品成型对外推广之前,必须提前进行商标注册。然而,在商标注册时,你可能遇到一些无法避免的原因造成注册失败:
一、商标查询有盲期
在向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前,申请人往往会通过各种方法查询自己要注册的商标是否有相同或近似,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商标的成功机率更高。但是很多申请人并不知道,即使在商标局的网站上进行了查询也不代表100%没有相同或近似。这是因为商标查询存在一个“盲期”的问题。商标的查询盲期一般在3~6个月。商标查询盲期造成了在先商标信息的不完整性和滞后性,在盲期内的在先商标信息是任何人都无法查询到的,因此企业或个人申请注册的商标有可能会与在盲期内的在先商标出现相同或近似的风险。
二、近似判断有主观性
商标是否存在近似对商标注册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商标是否近似不能通过机器或程序去判断,而是由商标局的审查员根据《商标审查准则》和相关标准独立审查决定的,由于不同的审查员在专业、知识面、工作经验、责任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对商标的近似判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审查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注意公告期有异议风险
在三个月的公告期内,在先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可能因为驰名商标保护、商标被抢注、近似商标、申请在先等原因提出异议,除此之外,任何人均可以商标不具有显著特征等原因向商标局提出异议。
一旦商标被提异议,异议商标就会进入漫长的异议程序中,商标局收到异议后会让申请人进行答辩,然后综合材料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裁定,对商标局异议裁定不服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商标异议复审,直至法院诉讼。
商标异议是法律赋予公民和企业权力,任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主体资格和适当的理由都可提出异议,因此商标异议的出现除了企业或个人维护自身正当利益之外,还有可能是竞争对手恶意竞争的手段,就这一点来说,公告期内的异议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上述三点是在商标注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初创企业在注册商标之前最好多设计几个不同的商标备选,快字诀是注册商标最大的胜算,一定要合法争先注册商标。
科普完这一波,小编先去正品店买一斤小贝解解馋。